经济随笔丨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避免这些误区

发布时间:2024-11-22 22:29:59 来源: sp20241122

  大江南北,正热议并积极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。这是一件大事、新事,也是难事。要把它办成办好,需要热情与勇气,也需要冷静与智慧。

  有这样几种做法,既是认识误区,也属实践雷区,一定要避免:

  误以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科技创新的事,只跟狭义的科创部门、研发机构有关,只是“实验室里的事”,是“别人的事”,事不关己、无动于衷。事实上,发展新质生产力涉及科技创新、产业创新、发展方式创新、体制机制创新等等,事关全局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

  与“无动于衷”正好相反,脑子发热、大动干戈、贪大求全,搞“大呼隆”、拉大阵势,别人干什么就跟着干什么,盲目跟跑,照葫芦画瓢,搞出泡沫化,搞成单一模式。发展新质生产力,一定要因地制宜,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、产业基础、科研条件等,既识别潮流、也认清自己,分类指导,有选择地做,多样态地做。

  误以为发展新质生产力,只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、未来产业,忽视、放弃传统产业。事实上,我们身边大量的传统产业,有实现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的转型空间,有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变革空间。传统、新兴、未来,三类产业,在形成先进生产力质态上,都大有可为。

  为了体现干这件大事的决心,着急忙慌地先来个“破釜沉舟”,“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”,弄成了“先破后立”,或“快破慢立”,甚至“只破不立”,结果,手里啥也没有了。把握好“立”与“破”的正确次序,事关统筹发展和安全。先立后破,才能稳中求进。

  单个的研究者,或可大胆在未知领域做些试探。但是对一个地方、行业来讲,发展新质生产力,不能零敲碎打。东一榔头、西一棒槌,脚踩西瓜皮溜到哪儿算哪儿,都非正途。需整体谋划,作出科学判断、战略布局,推进有章法,着力有详略,彼此有配合,循着创新逻辑、市场逻辑、治理逻辑而进。

  政府与市场,两只手,“看得见的手”和“看不见的手”,都要发挥作用,不能单靠一只手忙活。企业担当创新主体,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;政府搞好谋划、推动布局、提供服务,更好发挥作用。政府不能大包大揽,也不能大撒把。有效市场、有为政府,都不能少。

  追求原创性、颠覆性的科技创新,这只是起点,不是终点,更非全部。想让生产力持续迸发,就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。发展新质生产力,“科技味”浓,“改革味”也浓,需把相当多的精力,放在经济体制、科技体制、人才机制等的改革创新上,放在实现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上。

  误以为发展新质生产力,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、关起门来自己干,闭门造车,画地为牢。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,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,都是我们的追求。如此形成的新质生产力,才能立于潮头,既与全球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共鸣,也始终攥在自己手里。

  新质生产力也是有“门槛”的。比如,原创性的,颠覆性的,发生了“质变”的科技创新,才归属“新质”。仍在传统增长方式下,对已有创新的修补式提升,恐怕不能归为此类。不能把“新质生产力”当作一个筐,什么都往里装。

  围绕“新质生产力”的热议正酣。而新质生产力,早已在实践中形成。这不是赶大集,隔三岔五热闹一阵。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久之计。既要保持敏锐、起而行之,又需风物长宜放眼量,拿出跑马拉松的韧性来。

 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,要掌握正确方法、避免走入误区,最根本的一条,是完整、准确、全面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。

  新的生产力理论的突破,必然焕发亿万人的思维激荡。准确理解、敢闯敢试、久久为功,方为践行要义。

  (央视新闻客户端 文丨总台特约评论员 杨禹)

【编辑:曹子健】